-
江西工信规划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招商引资新引擎
江西省深入推进工业强省战略,构建"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13(产业规划)+7(专题规划)"规划体系,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本,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未来五年,"151"发展思路将引领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结构升级,打造中部示范区。 一、规划体系构建与实施 江西省工信规划体系的建立源于对制造业发展新阶段的需求,核心是"1+13+7"框架。其中,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作为统领性文件,明确战略方向;13个产业规划覆盖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确保产业协同;7个专题规划聚焦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等,形成多层次支撑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印发实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指引。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招商引资成为落实规划的重要手段,吸引外部投资促进产业融合。 二、"151"发展思路解析 "151"思路涵盖一个战略、五大路径和十大行动。工业强省战略统领全局,强调制造业在江西省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五大路径包括创新发展推动技术突破、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协同、绿色发展降低环境影响、开放发展融入全球价值链、安全发展保障产业稳健;十大行动具体化政策部署,例如技术攻坚和人才培育。这一思路弱化数据强调实效,避免概念混淆,体现官方权威性。 三、招商引资机制深化 招商引资在规划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江西省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外部资本流入。重点领域如航空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际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如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强化产业链韧性。机制设计强调风险控制,确保引资与当地资源匹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 四、实施成效与产业优化 规划体系全面实施后,江西省制造业呈现结构性优化成效。传统产业如有色金属通过技改提升附加值;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和中医药产业加速布局;招商引资促进产业融合,形成区域协同效应。目标创建中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弱化数据凸显质量提升,避免数据虚化。 五、高地与基地建设推进 打造"三大高地":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聚焦工艺创新,全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推动高新技术孵化,建设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重要基地强化集群优势。招商引资支撑基地建设,如引入战略投资构建产业链生态。 六、未来展望与挑战应对 面向未来五年,江西省聚焦提升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应对全球化挑战。通过深化招商引资机制,确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为全国工业升级提供模板。
2025-07-02
-
向塘数字经济赋能陆港繁荣新篇章
在落实国家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江西省南昌市向塘镇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吸引了包括京东亚洲一号、菜鸟网络等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进驻,深化物流枢纽建设,逐步推动陆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政策引导与战略布局 自2020年代以来,江西省南昌市向塘镇全面贯彻国家关于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大部署,系统布局数字经济产业链。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镇政府重点聚焦产业发展和企业招引,结合江西省唯一国家级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加速推进铁路物流基地与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陆港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期间,相关规划明确以数字技术赋能物流效率提升,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二、数字经济头部企业集聚 在招商引资驱动下,向塘镇集聚了京东亚洲一号、菜鸟网络、苏宁易购等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其中,自2021年起,京东集团在该地布局综合项目,推动区域内智能物流现代化;同时,传化智能公路港与中远海运的进驻,为供应链数字转型注入新动力。这些企业协同发展,逐步形成涵盖电商、物流与采购的产业集群,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货物流转。 三、物流枢纽与多式联运建设 作为国家级骨干物流枢纽的核心区,向塘镇在2022年以来加速推进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国家冷链物流基地。依托铁路物流一级基地的优势,镇政府整合公路、铁路及水运资源,构建高效货运网络。此举不仅强化了陆港服务能力,还提升了区域经济辐射作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实施,促进物流成本降低和贸易便利化。 四、重点项目驱动高质量发展 京东亚洲一号作为代表性项目,自2021年启动后,成为向塘镇推动数字经济的引擎。该综合性项目涵盖智能物流示范基地与电商产业平台,通过现代化采购中心运作,有效提升区域供应链韧性。项目运营后,逐步为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带来结构性优化,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 五、产业链延链强链与补链 镇政府近年来持续推进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工作,围绕物流枢纽深化数字融合。例如,菜鸟网络等企业的技术应用,强化了冷链与仓储智能管理。结合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向塘镇补齐农产品物流短板,提升多产业协同效率。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了陆港枢纽地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综合成果与未来方向 经过持续努力,向塘镇数字经济生态已初步成型,推动陆港服务能力提升。在物流枢纽带动下,物流时效显著缩短。展望未来,镇政府将紧扣产业创新和国际物流通道拓展,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加快建设智慧陆港枢纽。依托企业合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2025-07-02
-
南昌县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健增长 结构优化显成效
2021年1-8月,南昌县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完成投资70.5亿元,同比增长6.4%。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当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成效,以及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的不断调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投资规模稳步扩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21年1-8月,南昌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在稳增长政策引导下,呈现总量提升、进度加快的特点。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工程完成投资41.2亿元,同比增长21.5%,占总投资比重超五成,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这一方面得益于前期招商引资落地的重点房地产项目进入集中建设阶段,项目开工率和施工进度均保持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当地在土地供应、审批流程等方面的优化举措,有效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推动建筑工程投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投资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处于合理区间,反映出房地产开发产业链运行的稳定性。 (二)供应结构持续优化,多元需求得到满足。从工程用途划分的数据来看,2021年1-8月南昌县房地产投资结构呈现“住宅稳、商业活、配套强”的特征。商品住宅完成投资54.7亿元,同比微降0.3%,保持基本稳定,这与当地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合理调控住宅供应节奏密切相关,既满足了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又避免了市场过度波动。办公楼投资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9.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6亿元,同比增长7.7%,其他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104.5%,非住宅类投资的快速增长,反映出随着南昌县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提速,商业、办公等配套设施需求不断释放。特别是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批产业项目和服务业项目落地,带动了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等配套房地产投资的增加,进一步优化了区域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 (三)政策保障精准有力,发展韧性不断增强。2021年以来,南昌县围绕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招商引资方面,当地聚焦产业发展方向,吸引了一批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带来了先进的开发理念和资金支持;在要素保障方面,合理安排房地产用地供应,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同时优化金融服务,支持开发企业合理融资,缓解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在市场监管方面,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规范销售行为,稳定市场预期。这些政策的协同发力,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稳健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也增强了南昌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韧性。未来,随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南昌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5-07-01
-
南昌县三大支柱产业能耗占规上工业近五成
南昌县2021年1-8月工业经济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三大支柱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核心力量,综合能耗占规上工业比重接近五成。近年来,当地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食品饮料、医药制造、汽车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能耗总量随之保持较高水平,反映出支柱产业在工业体系中的突出地位。 (一)三大支柱产业能耗占比突出的背后,是南昌县长期以来构建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作为江西省工业强县,南昌县聚焦主导产业培育,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一批龙头企业和配套项目,推动食品饮料、医药制造、汽车制造产业形成从核心生产到上下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其中,食品饮料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依托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条件,吸引多家全国知名企业落户,企业数量多、生产规模大,能耗占比居三大产业之首;汽车制造业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加快,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产能稳步提升,能耗需求随之增长;医药制造业虽以精密制造为主,能耗强度相对较低,但在产业集群效应下,多家重点企业持续扩大生产,能耗总量也保持一定规模。三者合计能耗占规上工业近五成,直观体现了支柱产业对县域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 (二)能耗数据同时折射出南昌县工业发展在绿色转型中的积极实践。2021年1-8月,尽管三大支柱产业能耗总量较大,但当地通过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方式,重点行业能效水平稳步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围绕食品饮料、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引导企业实施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等项目,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例如,食品饮料企业通过升级蒸煮、干燥等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汽车制造企业引入智能化焊接、涂装生产线减少能源浪费,医药企业加强发酵、提纯等环节的能耗精细化管理,在保障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为节能降耗工作奠定基础。 (三)面向未来,南昌县正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理念。当地明确将节能降耗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在引进新项目时优先选择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推动支柱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引导、要素保障等措施,逐步优化产业结构。根据规划,当地将持续推动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装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壮大新兴产业规模,通过构建“传统支柱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的发展格局,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节约的协调推进,为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025-06-3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